新闻中心
  • 海问资讯
  • 行业新闻
阿里:只把HR做成服务部门,没有未来!
发布时间:2019-2-22      浏览量:93次

01

102年 = 战略 × 组织

组织如人,阿里巴巴一路走来也一样。


一个组织就像一个孩子从小到大,小的时候生出来一路长大起来,组织里的人会认为组织是一个知己。


所以,组织不能是很死板、很硬的结构,未来的组织是没有边界的,但组织是有自己的特性的,阿里巴巴有自己的气质和特性,就是理想主义+现实主义。


马老师说过,阿里巴巴有一个愿景:要活102年,而且是要活得好。


102年,从乘法上科学一点来讲是:战略乘以组织,如果再理想主义一点就是:理想主义乘以现实主义。102年一定要有一个非常前瞻的战略,再配上一个非常鲜活组织的机体,才能永葆青春。


很多人只看到阿里巴巴好的地方,其实阿里巴巴也走过很多弯路,这个过程中要始终秉承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。每七八年反思我们的愿景,想想我们最早那个时候怎么会那么做。


最早我们的愿景是做全球十大网站,后来我们说要做商业的基础设施、做平台。现在马老师又提出要做经济体、全球化、生态化,还要有家国情怀,这就是阿里巴巴理想主义的一面。


理想一定要有,但是光靠理想主义,没有现实主义,没有成绩是万万不可的。


阿里巴巴也有现实主义的一面,我们常说,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,每个人都要站在自己最好的表现之上,不断挑战自己。这样就把很虚的价值观搞得很实,比如“独孤九剑”(员工的价值观行为准则),后来又有“六脉神剑”(六大价值观),包括管理人员有“九阳真经”。


在六大价值观的基础上,考核干部带团队好不好,推行文化好不好,有没有领导力,这些都是非常非常务实的,在每一个周期的考核里非常严肃、认真的做下来。打分、交流,这一切跟“升官发财”息息相关。


一方面,我们是用理想主义牵引着大家不断往前;


另一方面,又非常现实主义的告诉大家,我们是一家企业,企业必须首先自己活下来,要活的好,只有做得到好以后才可能对社会有更大的帮助和发展。


这是阿里巴巴这个鲜活的集体呈现的现实,有它的理想主义,也有它的现实主义。


02

组织的三个构成


阿里一路走来,到今天为止19年的时间已经过去了。


去年开始,马总把我从菜鸟的位置撤下来,让我回到集团的HR。我从业务的角度重新回归组织的视角来看,对我自己是有很好的帮助。做业务的时候,都是很刚猛的往前冲,而回到组织就会更全面的去看。


组织是由三部分组成的:组织文化、组织治理机制以及组织能力。


➡ 第一,组织文化。


回看这18年、19年的历程,比如文化,阿里文化最鲜明的特色是简单、开放,对文化的通透。


我们对这些文化的呵护花了很多时间,我认为合伙人制度就是最大的组织创新。在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下,我们每个人手上的票,不会像谷歌那样一票可以选好多票,我们对董事会的影响,制度设计的过程,会慎重的坐下来讨论合伙人的定位到底是什么。


第一大定位,马老师是非常明确的,就是传承、捍卫阿里巴巴的文化。因为业务会不断变化,但是文化和使命是不变的,特别是文化要一脉相承下来,要走102年。


公司的文化一定跟CEO相关,马老师一直坚守着文化的传承。


每一个新员工进来都要上《百年阿里》,去年一共做了157场《百年阿里》,新员工培训之前讲历史、文化。最早期的时候是9天,后来因为组织规模越来越大,HR忙不过来,我们就想能不能搞浓缩版,现在六万人了,不能跟两千人一样,就擅自改了5天版本的。


这件事情后来被马老师知道了,他坚决不同意。他说不行,一定要改回来,他觉得业务再忙,在新员工入门阶段,花上九天时间去全面完整的了解阿里巴巴的历史和文化,去请更多高年级的同学,请合伙人、总裁给新员工讲课,这是必须要做的事情。


所以我们又从五天改回了九天,157场,每场9天,一年要花1413天的时间在新员工文化培训上。


业务这么激烈的竞争和快速的发展当中,只有这样的坚守才能够让文化非常朴素的又非常踏实的走到今天,包括我们还有“百年湖畔”等等。


➡ 第二,组织治理机制。


我们现在习惯叫“治理”,当多元的经济主体、多种经济生态在一起时,更重要的应该是规则


透明可以说是治理最好的基调,为什么?凡是只要能够拿到阳光下的,一切都不是问题。


举一个例子,我们可以在阿里的内网畅所欲言,类似一个BBS。这个内网从第一天开始就是实名的,每个员工可以在上面发任何信息,甚至可以反对马总,但没有任何人反对马总,马总也经常上去发帖。所有的发帖全部都是实名,我们有开放邮箱,总裁层可以收到的任何一个一线员工的意见,我们不接受匿名的任何东西。实名就是践行简单、通透文化最好的行为。


有一年一个一线的员工,是BToB市场部的,他觉得主管绩效考核的时候,对他的评估不公平,于是在内网发帖炮轰自己的主管,下面跟了一堆帖子。主管也辩解,HR也辩解,都在发表观点解释,帖子跟的很长。我们内部把这种叫“神帖”。


当年的CPO是彭蕾,CEO是老陆,发帖的那位同学和他的主管、HR五个人都坐在直播间里,现场直播过程当中到底发生了什么,哪些做对了,哪些做错了,来反思。


最后结论到底是这个同学对了,还是那个主管错了,已经不重要,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当中,让所有一线的员工看到管理者的开放和坦荡。也让管理者看到,其实我们在不断奔跑的路上,管理能力是有限的,并不是因为你是主管就是对的。这样的事情在阿里巴巴内部并不是鲜为人见的,而是常态化、经常性的。


➡ 第三,组织能力。


我们在能力上提出了“三心四力”。组织是一个活的基体,我们都知道,要干好工作,心力、脑力、体力,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。为什么员工会愿意付出心力、脑力、体力呢?


很多时候大家都说,越聪明的人越难管,只有你把他自己的梦想驱动力和组织的梦想驱动合成一体,他的心力、脑力、体力才会真正愿意花在工作当中。


03

阿里的管理创新


很多人说阿里很大,做得太了不起,我每次听到这种话都如坐针毡,为什么?


其实我们自己有很大的危机感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,19年的阿里巴巴,和我们想做的百年企业来比,还只是19岁的孩子。


➡ 第一,文化、治理、能力的创新。


其实我们面临着非常非常多的困难,外部的区块链技术、IoT、量子等等,技术创新带来了无限可能。比如“云、物、移、大、智”,现在确实泡沫比较大,云里雾里的,其实“云、物、移、大、智”才刚刚开始,未来怎样跟产业结合,会带来什么样的变化,我们都不知道,今天仅仅看到一点端倪而已。


我们的达摩院从成立到现在,已经有五百多名同事去了,而且来了一堆科学家,和我们以前做电商、网站技术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我们自己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,包括从平台到生态也是很大的一个挑战,对一个组织的文化、治理以及整个能力来说,到底要发生什么变化,我们自己也在尝试。


什么是创新?我觉得创新就是当你真的认这件事情,有120%的心想要把它做好,所有的精神都专注在那里的时候,智慧就开了,智慧开的一瞬间,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创新。没有无缘无故的创新,一定是基于有迫切的客户价值和需求。


➡ 第二,组织的创新。


组织方面我们也有很多创新。未来的世界是模糊的、不确定的,网状的组织里也是一样。我们把新赛道上很多团队做了单独的股权激励计划。


阿里已经是一艘大航母,不能把所有的东西拴在这艘航母上,有很多网状的组织结构,比如HR某些团队就是合弄制。


阿里巴巴倡导平凡人、平凡心,成就非凡事。我经常开玩笑,如果今天来阿里巴巴,估计简历都递不进去。现在是非凡人、平凡心,做非凡事,所以人的内核不能变。


所以,人才战略也好,组织创新也好,一定只有内化、细化成非常扎实的行动,非常扎实的行为,才有后面真正的成果出来。


商场就像战场,在座的都是企业家,一定要重视HR团队的建设,不能把HR做成工具。


如果把HR做成服务部门、工具部门,就不能走向未来。


作者 :童文红     整理:HR转型突破丨HRBP-007

来源 :笔记侠丨Notesman,百晓生丨baixiaosheng.net,中国绿公司年会网站

注:文章分享仅供个人学习使用,如有侵权,请与管理员联系删除。